定压补水装置是暖通空调、供暖、消防等水循环系统中的核心设备,主要作用是维持系统压力稳定、自动补充水量,避免因压力波动或漏水导致系统运行异常。定期清理该装置,核心目的是防止设备故障、保障系统稳定运行、延长设备寿命,具体原因如下:
水循环系统中,原水或管道锈蚀会产生泥沙、铁锈、焊渣等固体杂质;水中的钙、镁离子在加热或压力变化时会析出,形成水垢。这些杂质若长期积累在定压补水装置中,会导致:
-
补水泵堵塞或磨损:杂质进入水泵叶轮,可能造成叶轮卡涩、磨损,降低水泵效率,甚至烧毁电机;
-
阀门 / 管道堵塞:补水阀、止回阀、压力传感器连接管等部件被堵塞,会导致补水功能失效、压力检测失灵,系统压力失控;
-
膨胀罐失效:膨胀罐内部的隔膜若被杂质磨损,会导致罐内气体与水混合,失去缓冲压力的作用,系统压力波动加剧。
水循环系统若长期运行且水质管控不佳,水中的微生物(细菌、藻类等)会繁殖并形成生物粘泥,附着在装置内壁、管道及部件表面。生物粘泥不仅会堵塞流道,还会:
-
与水中的氧气、盐分结合,加速金属部件(如罐体、水泵、管道)的腐蚀,导致漏水;
-
污染水质,影响系统换热效率(如空调系统制热 / 制冷效果下降)。
定压补水装置的核心功能依赖压力传感器、电控系统与执行部件(水泵、阀门)的协同工作。若杂质覆盖压力传感器探头,或水垢、粘泥影响压力信号传输,会导致:
-
压力检测不准,装置误判系统压力(如误判 “压力过低” 频繁补水,或 “压力过高” 无法泄压);
-
系统压力持续异常,可能引发管道爆裂、水泵过载、末端设备(如暖气片、空调盘管)气堵等严重问题。
杂质磨损、腐蚀、堵塞等问题若长期忽视,会导致部件频繁损坏,需频繁更换水泵、阀门、传感器等,增加维修成本;严重时可能引发系统停机,影响生产或生活(如冬季供暖中断、空调失效)。定期清理可减少这些损耗,延长装置整体使用寿命。
定压补水装置的清理是通过去除杂质、水垢、生物粘泥等污染物,避免其对水流、压力控制、设备材质的破坏,从而保障系统压力稳定、补水正常,最终实现设备长期可靠运行,降低故障风险和运维成本。通常建议根据水质情况(如原水硬度、系统污染程度),每 3-12 个月进行一次针对性清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