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定压补水装置是中央空调、供暖、工业循环水等闭式系统的核心辅助设备,主要功能是维持系统压力稳定、自动补充水量、平衡系统膨胀量。清理定压补水装置的核心原因是:
避免杂质、水垢、生物黏泥等污染物累积导致装置失效或影响系统安全运行,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:
定压补水装置由补水泵、膨胀罐、控制阀、管道、过滤器(部分型号)等组成,其内部水流通道(如管道、阀门接口、水泵叶轮)较精细。
循环水系统运行中,水中的悬浮杂质(泥沙、铁锈)、腐蚀产物(氧化铁皮)、管道焊接残渣等会随补水进入装置;若系统水质差(如硬度高、含菌),还会在装置内生成水垢(钙镁结晶) 或生物黏泥(菌藻代谢物)。
这些污染物若长期积累,会:
-
堵塞补水管道、阀门,导致补水量不足,系统压力骤降,触发设备停机保护;
-
卡住水泵叶轮或轴承,增加水泵运行阻力,甚至烧毁电机;
-
堵塞膨胀罐接口,导致罐内压力无法正常传递,定压功能失效。
定压补水装置的核心是通过膨胀罐隔膜(或气囊)分隔水与氮气(或空气),利用气体压缩性平衡系统压力。若装置内积累污染物:
-
杂质可能附着在隔膜表面,导致隔膜老化、破损,气体与水直接接触,定压功能彻底失效;
-
水垢或黏泥覆盖压力传感器、液位控制器,会导致传感器误判(如误报 “低液位”“超压”),引发装置频繁启停或错误补水,进而导致系统压力剧烈波动 —— 压力过高可能胀裂管道、换热器;压力过低则会吸入空气,形成气蚀,损坏水泵并加速管道腐蚀。
定压补水装置的补水环节可能引入外界水源(如自来水),水中的微生物(细菌、藻类)若在装置内(尤其是死角、低流速区域)滞留,会大量繁殖并形成生物黏泥。这些黏泥随补水进入循环系统后,会:
-
附着在换热器表面,降低传热效率;
-
加速管道腐蚀(微生物代谢产生酸性物质);
-
甚至滋生致病菌(如军团菌),危害室内环境安全(尤其中央空调系统)。
污染物长期积累会加剧装置内部部件的磨损(如水泵叶轮磨损、阀门卡涩),导致设备提前老化,增加维修或更换频率。例如:
-
水泵叶轮被杂质磨损后,流量和扬程下降,需频繁维修;
-
膨胀罐隔膜破损后,需整体更换,成本较高。
定期清理可减少部件损耗,延长装置使用寿命,降低长期运维成本。
清理定压补水装置的本质是通过去除污染物,保障其定压、补水功能的稳定性,避免因装置失效引发系统压力异常、设备损坏、能耗上升等问题,是维持整个循环水系统高效、安全运行的必要维护环节。通常建议结合系统水质情况,每 3~6 个月进行一次针对性清理(如冲洗管道、拆解清洗阀门 / 过滤器、检查膨胀罐状态等)。